咨询热线

13327469251

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资讯教程 >

又一家共享充电宝退场

浏览次数:    时间:2017-11-03

   半年前,人们可能还觉得共享充电宝是一门好生意。投资机构如同发了疯一样,2017年4月和5月期间注入到该领域的热钱就达到10亿元人民币以上,而涉及到的厂商不乏红杉资本、腾讯、小米这样的大玩家。当聚美优品的陈欧以3亿元的代价成为“街电”董事长之后,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一时之间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  然而,歌舞升平之下却有许多品牌开始提前离场了,整个行业也呈现出一股洗牌之前的状态。2017年6月,河马充电率先宣布停业。到了9月份,“Hi电”员工曝光出公司变相裁员的丑闻,而裁员的对象则主要集中于线下推广团队。10月11日,“乐电”也表示将收回所有设备,并停止运营相关业务。这时候人们才注意到,泡泡充电和小宝充电等体量较小的企业,早已死在翻过去的浪潮中了。

  情况确实让人无法预料,Hi电今年4~5月份才刚刚获得近2亿元融资,险峰长青此前也给小宝充电投资了几百万,往常这至少能够烧个几年。而时值中场的共享充电宝行业却变化得过于迅速,就连腾讯都出面表示:“共享充电宝到底靠谱不靠谱,很多人都看不准。”——短短半年之间,它们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?

  对于重资金的共享充电宝来说,融资过少就是“原罪”

  赶着风潮入局共享充电宝的企业很多,乐电却成了最不幸运的那个,一直比较低调的它们显然在融资上遇到了麻烦。尽管乐电背后的公司早在2015年就已建立,但其所储备的资金难以维持大批量的设备采购和生产,使得它们无法渗透太多的线下场景。

  相比之下,2017年4月份才拿到第一轮、第二轮融资的街电和小电却要风光得多。截止到8月底,街电和商家合作铺设的充电柜机就达到35万台,相较上月增长了78%,而轻量化充电宝的数量则达到344万个,相较7月增长76%。除此之外,小电也透露公司设备的月产出量达到数万台,足以满足加盟商的“需求缺口”。

  

 

  然而,过低的技术壁垒,以及便于复制的商业模式使得共享充电宝的入行门槛极低,融到资的企业开始走上一条不太健康的竞争道路。实际上,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数量已经严重供大于求,这直接导致红利期急速紧缩,最终大家都没能赚到钱。

  一组数据也能说明问题,街电品牌的充电宝数量在2017年7月份时还只有139万个,而当月的日订单量为22万,使用率仅为15.8%。不过,多出来的设备还是需要人维护,这使得扩容运营团队又需要大笔资金投入,Hi电此前对推广团队进行裁员,恐怕也是回收设备后所造成的连带结果。

  在不考虑盈利的情况下,共享充电宝陷入了网约车、共享单车的老路子,持有多笔资金的企业才能持续布局市场,生存环境极其恶劣。

  更麻烦的是,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本来就有问题

  目前共享充电宝业务的主要盈利点有两个:租金收入,以及手机应用中的捆绑体验和广告收入。其中最直观的还是租金收入,暂定一台柜机的充电宝数量为100个,而使用率则为街电设备的16%,这里举一个考虑不太周全的例子。

  充电宝成本:100个*50元=5000元

  押金收入:100个*100元=10000元

  柜机场地成本:约为1500元/月

  维护成本:100个*1.5元/月=150元/月

  月租金收入:100个*16%*30天*=480元/月(大多数也人就充一个小时)

  月盈利:480-150-1500=-1170元

  折算下来,即使押金能带来5000元的前期收入,后续每台柜机每月至少也要亏损1170元。虽然广告分成或许能补齐这部分亏损,但糟糕的体验也会使得使用频率进一步降低,面对共享充电宝品牌百花齐放的市场现状,这无疑是一着险棋。

  

 

  另一方面,当机场、地铁、公交站等主流的线下场景被瓜分完之后,共享充电宝所瞄准的餐厅、百货、商铺又是否适合投放呢?仅从餐厅这个角度来看,供应商其实与商铺老板有一定的利益纠纷,难以实现共赢。——不难发现,无论哪个商家,都无法通过共享充电宝本身获得顾客,

  腾讯创业此前对11家小型餐厅进行了调查,其中有6家店面都表示配有免费的插座和少量的数据线,不需要使用共享充电宝,同时这款设备放置在桌面上时有可能影响顾客的就餐体验。而另外2家店面认为它们与供应商有严重的利益分歧,剩下的3家店面只表示“姑且试试,没人用过几天就撤了。”

  这其实反映了一个问题,共享充电宝的需求缺口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。外出没电实际上是一种较为低频现象,人们有着太多解决“手机没电”的低成本手段。而电池容量的增加、快充等技术的发展进一步稀释了共享充电宝的必要性。相较之下,一直被业内抨击烧钱过多网约车,好歹解决了一部分搭车难的痛点,也利用互联网提高了效率。

  来电、街电活得这么好,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背靠“老本行”

  当然,小公司的倒闭确实不能证明行业不行了,乐电创始人在公开声明中就表示“我们退出不代表其余几家共享充电宝就失败了。”与其相对的是,小电科技的新一轮融资数额将超过5亿元,而“充充”近期同样获得了高达5亿元的A轮融资。

  

 

  但在这之中,街电和来电获得成功的套路倒是有些与众不同。实际上,街电和来电的老本行都是“生产移动电源”。不难发现,它们完全不需要担心设备丢失率的问题,用户只要掏钱交了押金,公司就等同于是赚到了。

  以街电背后的ANKER为例,它在2016年的营收就达到了25.09亿元,而净利润则达到3.25亿元。作为独立出来的小团队,街电其实有着其它企业无法比拟的生产和渠道优势,而对于ANKER来说,街电不仅能吸引一批资本入驻,当传统渠道的产品销售遇到瓶颈时,共享充电宝更像是一种消化堆积产品,并且能够促进售卖的手段。

  综合来说,从Airbnb和Uber最初处理社会闲置资源,到摩拜、街电等采购铺放一体化平台的诞生,共享经济实际上早已背离了当初的概念。而如今我们通过共享充电宝的现状也能隐约察觉到,“共享”这个词大致是讲不出什么新故事了。


相关推荐:
  • 网络营销你应该去一家创业公司
  • 阿里腾讯火拼共享单车这次看看摩拜
  • 共享单车的那些事
  • 共享雨伞被人抢光很心塞
  • 电视人投身互联网说明什么了?
  • 共享单车首桩并购案的目前态势
  • 首家共享单车倒闭了
  • 共享经济中的网络营销九大重点
  • 网络营销又一火星文化完成8000万元B轮融资
  • 地址:太原新晋祠路一段2号(新晋祠路与迎泽大街交汇处路南200米) 电话:13327469251  手机:13327469251
    太原平面设计培训班-太原网络营销培训-太原平面设计培训学校-太原it培训-太原电子商务培训-艺博教育 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140540990号  网站客服